深圳大学客家研究所创办于2008年,前身为深圳客家研究会,1988年12月8日在深圳市政府民政局注册成立,现由张卫东教授担任所长,机构核心研究人员还有刘丽川教授、饶小军教授和朱继毅副教授。队伍人员总数11人,其中正高级5人,副高级3人,中级1人,其他2人。主要研究内容与方向是客家,特别是深圳客家的历史、现状及其文化,研究范围含增城、东莞和惠州客家,即广东东路客家。
深圳客家研究,在整个客家研究中具有典型意义。近年研究活动主要在增城,已经打开局面,促成当地于2009年成立了“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刊出一批研究成果。深圳大学客家研究所也承担了省部级科研项目,如由刘丽川、张卫东教授主持参加的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深圳客家研究”。同时,研究所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果,主要代表性成果有:一、张卫东教授的《赖际熙——客家学奠基人之一》与刘丽川教授的《一个广府村落的“客家情结”》均发表于增城客家文化研究研究会《增城客家文化研究》(第二辑),并载入《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二、张卫东教授与刘丽川教授于“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上分别提交论文《要加強客家海外拓殖史研究——兼论叶亚来是巫华共同拥有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论清咸丰同治年间广州府东路的土客共存——以增城为中心》。三、张卫东、刘丽川教授于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共同发表《就《被遗忘的战争》谈几点商榷意见》。四、张卫东、王洪友教授合著的《客家研究》(第一集)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五、刘丽川教授的论著《深圳客家研究》由南方出版社出版。
未来几年,客家研究所的工作计划要点有:一、协助增城继续开展赖际熙研究,积极推进筹建“赖际熙纪念馆”、编辑《赖际熙文集》,筹备赖际熙国际学术研讨会。
二、继续深入开展土客关系历史与现状调研。今年3月对增城一大一小客家村和一大一小广府村的土客通婚情况做精确调查统计,形成论文,参加2012年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成都会议,与《被遗忘的战争》一书所述现代土客关系之论点展开讨论。
三、深圳大学客家研究所,联合台湾大学客家研究中心、韩国中国文化学会等学术研究机构,成立“客家文化研究室”,于今年3月中在“鹤湖新居龙岗客家文化博物馆”挂牌,以推动深圳客家及滨海客家研究事业。
四、积极推动“客家文化研究室”的建设,努力扩大深圳客家研究与海内外客家学术研究力量的联系,使之逐渐成为推动和深化深圳客家及滨海客家研究的实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