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天地 >> 学术活动 >> 正文

深大人文论坛第257期讲座“丝路上未知的中国故事”通讯

[2018-02-27]

    2017年6月10日,深大人文论坛第257期讲座在人文学院1100会议室举办,此次讲座的主讲嘉宾为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主讲题目为“丝路上未知的中国故事”。

    叶舒宪,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开创了新兴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代表著作有:《中国神话哲学》、《诗经的文化阐释》、《文学与人类学》、《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玉石之路踏查记》等50部,并发表相关论文数百篇。

    作为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倡导者,讲座开始,叶舒宪教授围绕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近年国内外文学界、电影界一系列突显文化人类学的现象,向在座师生介绍了自己在文学人类学上近30年的开拓历程: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年提出“文化研究的模式构拟方法”,到新世纪初倡导从神话学的角度探源中华文明,再到近些年对文学和文化创意的关注。

    叶教授接着介绍了自己在文学人类学研究上所秉持的理论和方法论。在文学人类学的研究理论方面,叶教授坚持文化有“大传统”和“小传统”之分,所谓“大传统”,即文字出现并广泛使用之前的人类文化传统,其对应的文本以神话、传说等为依托,而“小传统”则是在文字出现后人类依赖文字进行文本记载和交流的文明史传统。叶教授认为“大传统”是“小传统”的母体、源头,因而立足于“大传统”的人类学研究可以为我们的文化和文学研究打开一个深层次的全新领域。这种理论对应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方法是所谓“四重证据法”:除了“小传统”的文字记载脉络外,另外三重证据都是立足于“大传统”的文本和资料,包括新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简帛;民间口传类和民族学考察的活态文化资料;考古发掘和传世的古代文物及图像。

    这样的理论和方法论视域下,结合自己在文学人类学领域的理论建树和丰富的田野考察成果,同时也是基于对中华文明主体性和民族信仰之根的深切关怀和问询,叶教授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真正功能和意义,包括它的起源、开拓和发展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不同于世俗但却更具有文化深度和内涵的见解。

    叶教授讲道,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功能是向西方世界运送丝绸的一般观点实际上是对这条路的巨大误解,对于中国古人,这条路的起源、开拓和发展延续,其所承载的真正使命是“运玉”——正是在这条路上,原产西域的美玉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原腹地,以满足华夏民族的审美追求和信仰寄托,并且历数千年不绝,直至今日。随后,佛教文化经由这条路传入中国,西域的汗血宝马通过这条路传入中国,中国的丝绸文化也因为这条“玉路”得以走出长安、走出西域,向更遥远的西方引介。因而从文明源头和本位文化的层面上,“丝绸之路”所承载着的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玉文化”,以及这种“玉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特质和信仰趋向。叶教授接下来通过周代的“穆王西游昆仑”、汉代的“张骞探源黄河”等发生在五个朝代的五个历史故事形象生动地对这种“玉文化”的内涵展开介绍。

    作为中国文化、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叶舒宪教授通过此次讲座展现了其深厚、高卓的理论功底和丰富、渊博的学识以及田野考察资历,加之风趣幽默而不乏激情的语言风格,让参与此次讲座的师生着实获益匪浅、感受良深,而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叶教授这种从高远的立论视角和深切的文化反思出发对“丝绸之路”所作出的中国文化主体性叙述和对中华民族信仰之根的探寻,让在座师生不仅了解到我们民族悠久的“玉文化”,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身上所承载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