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艺学
深圳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学科建设之初,乐黛云、胡经之等著名学者为其骨干。学科于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3名,研究成果入列《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文学卷。2005年以来,本学科教师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规划课题3项,5年内共获得科研经费20万元。5年中,共出版专著8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有4项成果获得教育部及广东省、深圳市优秀学术成果奖。
学科现有三个特色鲜明、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方向:(1)文艺美学:胡经之教授早年开拓,有《文艺美学》等行世。庄锡华教授等青年学者继承发展,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人学特征,体现文艺学研究中历史与审美相结合的方法论特点;着力于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的学理反思。庄锡华教授刚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文化传统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整体观”的研究,最终成果《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历程》已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古典文艺学:发掘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意义,拓展文艺美学的学科体系;深化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李健的《比兴思维研究》、《中国古典文艺学》、《魏晋南北朝的感物美学》等论著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深入探讨了比兴思维的特征、诗性品格等重要理论问题,承担广东省规划项目“中国古典感物美学”等课题,集中开展对“感物美学”的相关研究。(3)比较诗学与文化批评:注重国外文艺学原典的解读,从跨文化的角度探寻新文艺学体系成形的可能性,着眼于比较文艺学建构;在比较诗学研究中筹划原创性的文艺学体系;回应全球文明对话,致力于比较诗学与具体文化批评的结合。王晓华近年致力于原创性的汉语文艺学体系的建构,在生态文艺学的研究方面用力甚多,他的《西方生命美学局限研究》、《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文学艺术的转型》、《生态批评》等专著都体现了这一学术追求。
学科狠抓研究生教育,10多年来,已毕业的39名研究生中有14人考取国内重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不少人学成之后又相继进入高等学校任教。
二、 汉语言文字学
深圳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于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创建之初,海内外不少专家给予支持帮助。现有2名教授(另有2名教授刚于2009年退休)、7名副教授。
学科现有四个特色鲜明、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方向:(1)汉语史方向;(2)古文字学方向;(3)方言学方向。
汉语史方向、古文字学方向:借鉴国外理论,利用最新科学方法,吸纳新材料,多角度、全方位展开研究。张卫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老乞大多版本语言学比较研究》、曹兆兰教授承担的省级项目《殷周金文女性研究》、牟玉亭教授的《古典文献学》、段书伟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项目《儒藏》子项目《榕村语录》校点、杨爱娇承担的广东省社科研究十五规划项目《< 伍伦全备谚解>所记音系研究》等30余项不同等级的课题及论著,充分表明语言本体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方言学方向:建立在语言本体研究基础上,依托深圳方言资源丰富、外籍人士与留学生大量涌入的独特优势,注重方言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汤志祥教授主持的国家语委项目《全球华语词典•港澳分册》和省级项目《广东省语文生活现状研究》、丘学强副教授参与的国家社科项目《广东粤方言地图集》、梁源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科研项目《粤语语序功能研究》和香港机构项目《中小学对外汉语阅读材料研究》、陈瑶副教授参与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项目《为就业服务的核心技能培训理论与实践研究》等20余项不同等级的课题及论著,体现了这一学术特点。
过去五年,本学科方向出版各类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60多篇,充分展示了一种团队合作、集体创新、本体与前沿研究并重的独特风格。理论与实践并重,从纵向和横向等不同角度认识和梳理语言文字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状况,探索语言文字与中国文化、现代生活之间的深浅交叉,理论紧密联系实践,学以致用,是本学科方向的主要特色和优势。
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深圳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深圳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硕士点,本学科强调科学地研究语言,并将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解决实际问题,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高级人才,注重学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包括从事理论语言学、方言、国际汉语教育及其他相关领域,比如国家安全、信息处理、现代医学、文化出版和行政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能力。
本学科共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1)理论语言学方向主要研究汉语(包括普通话和方言)的语言理论问题。重视在理论指导下,从汉语的语言现象中总结、抽象和检测理论规律。研究方向与中文信息处理、心理学、言语声学、教育学等学
科有交叉关系,研究成果对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教学和信息工程等有理论指导作用和直接应用价值。
(2)方言研究与应用方向要求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运用语言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了解汉语方言实际。研究对象以岭南方言为重点,特别关注深圳方言的形成与发展,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方言理论。研究成果对城市(尤其深圳)语言文字工作的建设规划、政策制订等有理论指导作用和直接应用价值。
(3)国际汉语教育方向主要研究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汉语一语和二语者的习得异同,优化汉语二语教学的学习资源,探求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估体系,推广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交流,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4)中文信息处理方向主要研究语料库语言学和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在构建大规模汉语(包括普通话和方言)语料库的基础上,提出和解答由语料驱动的各种语言课题,建立形式化的数学模型,分析和处理自然语言,满足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的实际需要。
本学科主干课程包括:语言研究概论、对外汉语概说、音韵学导论、对外汉字教学、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二语习得概论、方言学、语言学田野调查方法与实践、方言与普通话比较研究、语料库语言学、句法学、语言与社会文化、语音学、计算语言学、音系学、汉语语言学专题等。
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5人,均具博士学位。学科具备优良的传统和基础,属于人文科学里最先进的领先学科。近年来主持、参与完成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如:教育部规划基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社科研究十五规划一般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
出版了多部重要著作如《军话研究》、《近代汉语三音词研究》等。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语文》、《语言学论丛》、《汉语教学学刊》、《中国学》、《长江学术》、《现代语文》、《中国语文学会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上。
除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者出国者以外,大部分毕业生任职对外汉语教师(大学和国际学校)、公立学校老师、学校行政人员、出版社、政府公务员、外资企业行政工作等。
三、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隶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该专业以文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的师资力量为主,整合相关专业的师资优势,形成了一支学术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本专业注重对学生进行域外汉文文献、传世文献、出土文献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本学科共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 域外汉籍研究。其研究范围既包括流存于海外的中国古代各类典籍,也包括历史上域外文人用汉文书写的典籍,还包括中国古典文献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经由这些研究,以达到对中国历史文化以及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关系有更清晰的了解。更广泛地考察中国文化、文学、思想等在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影响,帮助我们对本国的文献有更好的认识。
2. 传世文献整理研究。传世文献或以文献时代先后分为先秦两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方向,或以文献类别分为经学、诸子、历代文集、小说、词曲、语言文字等方向,或以重要文献、学术热点为方向,如:《楚辞》、《文选》等。本方向研究内容为此类文献的传世概况、版本著录、校勘注释、文献价值等。
3. 出土文献整理研究。主要研究出土文献的作者、时代、内容、传承关系;出土文献的校勘、标点、注释;出土文献的语言文字研究;出土文献字典、词典和字形表的编撰;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研究。利用出土文献的文字资料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发生发展、历史传承等。
本学科教师主持、参与了“《儒藏》子项目”、“《文选》训诂”、“杜诗在朝鲜朝的传播与影响”、“《湛若水年谱》”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已经出版的古籍整理类著作若干部,其中《通俗文辑校》等曾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学院资料室相关古典文献学的图书资料比较充分,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大型文献、大型工具书齐备,域外汉籍收藏具备一定规模,如大型韩国文献“韩国经学文献资料集成”、“韩国所藏中国汉籍总目”,大型越南文献“越南汉文燕行录全集”等。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掌握中国古典文献基础理论和古籍文献研究的方法,具有从事中国古代文献学、古典文学、中国文化、古文字学教学、研究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图书馆、博物馆从事相关工作。
四、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深圳大学学术基础最为厚实的传统学科之一。本学科现有教学和科研人员1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老、中、青兼备,梯队结构合理。近5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或复印;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得省部级等各类学术成果奖10余项;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等课题10余项,科研经费达40余万元;成功举办“国际楚辞研讨会”等大型学术活动,扩大了该方向的学术影响。
(1)先秦汉魏六朝文学方向,有3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注重古代神话和诗歌研究。本方向学术带头人李立教授在古代神话研究领域成果丰硕,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九五”规划等项目,出版《文化整合与先秦自然神话演变》等专著,发表论文70余篇;章必功等教授在《诗经》与楚辞研究、文学文献的整理研究、诗学理论研究等方面也各有特色。
(2)唐宋文学方向,主要以唐宋诗词和词学研究为特色,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该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刘尊明教授在词学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出版《唐宋词与唐宋文化》等学术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主持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宋词与宋代文化”、“唐宋词的定量分析”等课题,获省部级等多项科研奖励;范晓燕教授、李红霞副教授等,在唐宋诗词的文化学研究和文体研究等方面成绩斐然。
(3)元明清文学方向,主要以明清诗文和小说戏曲研究为特色,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该方向学术带头人沈金浩教授,以明清诗文与中国文化研究为特色,出版《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等著作多部,发表论文约70余篇,获省社科成果奖等多项;赵建坤副教授等在小说戏曲研究方面也多有创获。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已招生6届共73人,授予学位46人,有5人考取中山大学等名校博士生;硕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10余篇,有多人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
五、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有专职教授4人,一人为国家一级作家;客座教授4人,均为国内有相当影响的学者;副教授5人。年龄覆盖老中青三个年龄段。近五年,学科组成员有10余部学术专著和中长篇小说出版,已完成或正在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规划项目10多项。
该学科设以下三个具备了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
(1)文化批评与区域文学研究。本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陈继会教授。本研究方向综合运用文学-文化批评方法,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行整体性研究和区域性关照。陈继会教授的专著《20世纪中国小说文化精神》和《中国乡土小说史》,从文化、审美和区域等多重维度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乡土小说史》是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乡土小说史。该论著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并被多所院校推荐为研究生教材。近几年,陈继会教授注目于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于2009年经国家社科规划办评审,以“优秀”结项。
(2)中国现当代创作论暨作家论。本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国家一级作家相南翔教授。相南翔教授在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两个方面均有突出的收获,有长篇小说及中篇小说集《南方的爱》、《大学轶事》等多部,作品先后获“庄重文文学奖”等省级以上奖励20余个。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和各种文学“年鉴”收录与转载,被国内外30余家知名报刊评论介绍。另有理论专著《当代文学创作新论》。本方向基于丰富的个体创作经验,理性地梳理、探索、总结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创作经验与文学成就。
(3)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本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是汤奇云教授。本方向彰显历史与审美两个维度的方法论意义,聚焦于对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的学理反思。汤奇云教授的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史论》、《20世纪90年代小说的中国书写》、《批评与立场》受到学界的广泛肯定。
六、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深圳大学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组织的策源地。1984年,深圳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成立,由时任深大中文系正副主任的乐黛云、胡经之教授任正副所长。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在深圳大学召开;1986年,主办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200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重回深大;2009年,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在深大成立。目前,聘请了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前主席佛克马教授等一批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开拓了深大比较文学研究的国际视野。
20余年来,三代学者薪继火传,该学科建设扎实推进,目前形成以下特点:
(1)多语种、互补性强的学科队伍。有美国南加州大学归来的李凤亮教授,有澳大利亚归来的钱超英教授,有访问印度的杨晓霞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林艳博士、留学美国的柴婕博士等。
(2)开辟了颇具特色的研究新领域。如李凤亮教授的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诗学、批评理论及比较诗学研究,钱超英教授以澳大利亚为案例的流散文学和身份认同研究,周明燕教授对诺贝尔获奖作家多元文化背景的研究等。
(3)有较强的学科方向传承,几个特色“板块”带动、支撑了教、学、研的协调。如上世纪80年代刘小枫教授发展西方哲学和宗教诗学研究,后有刘洪一教授力推犹太文化、犹太文学研究,现有林艳博士运用女性主义和跨文本方法释读圣经文学,形成以“圣经-犹太-希伯莱”为主线的研究组合;郁龙余教授领导的印度研究中心成果丰硕,与日本文学专家阮毅等人一起,组成 “东方-印度-日本”为主线的研究组合;李凤亮、钱超英、周明燕等则着重从西方文学、文化的前沿和边缘作深度发掘,组成“多元文化-移民文学-西方新兴世界”为主的梯队,在身份认同、文化边界的跨越等方面发展新的案例材料、批评手段和理论工具。
本学科方向未来可突破之处在于:建立流散文学与移民文化研究的重镇,形成中印、中西比较诗学与理论批评的特色,利用地缘优势组建国际化学者梯队,拓展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