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学院动态 >> 正文

深大人文论坛(一三七) 外来语——折射异域文化的粒粒珠玑

[2012-06-11]

外来语——折射异域文化的粒粒珠玑

——汉语外来语面面观

 

时间:2012612日 下午230400

地点:文科楼H1205

主讲人:潘家懿教授

内容提要:

 

    汉语词汇系统中有一万多条源于异国异族语言的借词。从两汉至隋唐,从近代至现代,先后有来自西域古语、印度梵语、东亚日语及欧美英语的大批词语进入汉语,这些折射着异域文化之光的粒粒珠玑不仅大大丰富了汉语的内涵和形态,而且也提高了汉语的表达水平和功能,加强了与世界的沟通和交流。

主讲人简介:

 

    潘家懿:广东海丰县人,196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同年赴西北黄土高原工作,在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30年,1986年破格晋升教授并任系主任。1993年调汕头大学,任中文系主任、研究生导师。2000年退休以来,先后应聘在深圳大学、韶关大学、韩山师院和香港中文大学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

潘家懿先生长期从事现代汉语、音韵学、方言学、逻辑学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著有《新编普通话训练教程》、《普通逻辑》等教材及教参。先后承担过3项国家级和省级社科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获集体和个人奖项。出版了《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晋南卷)》、《海丰方言研究》、《广东方言与文化论稿》、《平海军话》等专著及十二种地方志的《方言简志》。先后应邀赴日本、德国、泰国及港、澳、台地区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和从事学术调研。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文字应用》、《语文研究》及国外和港台学术刊物表论文80余篇,近年来以“人口播迁与方言演变”作为科研主攻方向,参与粤港台3地研究项目,部分成果已问世。2008年,应汕尾市之聘主持10卷本《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的编撰工作,成果即将出版。

    潘家懿先生是我国“汉语方言学会”、“音韵学研究会”、“中国语言学会”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首批会员,先后兼任过山西省语言学会、方言学会和汕头市语言学会会长。1991年被任命为山西省政府语委副主任。1984年以来,先后荣获省优秀教师、省劳模、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