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的耐力
时间:6月13日(周三)下午2:30
地点:科技楼2号报告厅
主讲人:薛忆沩 博士
薛忆沩博士,男, 1964年出生于湖南郴州。1985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考入广州外国语学院,1996年完成学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2年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后移居加拿大。2009年底,薛忆沩中断他将近八年离群索居的生活,受聘为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与语言学系2009-2010年度访问学者。
1988年《作家》杂志刊出中篇小说《睡星》;1989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遗弃》;1990年以中篇小说《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首先次在台湾“登录”,1991年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2000年有作品译成英文,2001年在《今日》杂志刊出第二部长篇小说《一个影子的告别》中的部分章节。200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流动的房间》。小说《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入选花城出版社林贤治主编的“中篇小说金库”。 残雪评论薛忆沩的小说集《流动的房间》时曾这样写道:“薛忆沩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是与众不同的内省的。他的感情真挚、细腻,具有很高的玄想的天分。读他的书,你会感到,这是一个永远生活在精神的前沿,对于世俗不屑一顾的真正的作家。”
今年5月,沪上三大出版社联手推出薛忆沩的五本著作,可以说是薛忆沩的一次“大爆发”。五本书分别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遗弃》、《不肯离去的海豚》,上海三联书店的《文学的祖国》、《一个年代的副本》,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与马可·波罗同行———读〈看不见的城市〉》。旅美学者刘再复在《阅读薛忆沩小说的狂喜》一文中,称薛忆沩的小说用“金子般的文字”写成,可以说薛忆沩是中国文学界一个颇为“迷人的异类”。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