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学院动态 >> 正文

深大人文论坛208期讲座“文化现象的意义”成功举办

[2015-11-13]

    2015年11月12日15:20,深大人文论坛第208期在深圳大学文科楼举办。此次讲座题为“文化现象的意义”,主讲人为暨南大学文学院苏桂宁教授。苏桂宁,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与文化问题以及20世纪中国文学,著有《艺术人格论》、《宗法伦理精神与中国文学》等作品,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苏桂宁教授首先介绍了南方文艺学界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喜欢在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文艺理论框架内讨论南方文艺,进而得出南方文艺只是中国文艺的支流、南方是文化沙漠等体现文化自卑心态的结论。由此,苏桂宁教授提出一个问题,以大众文化为代表的南方文艺是否应该被忽视?苏教授试图从文化现象的意义切入来解答此问题。

    苏桂宁教授介绍了十九世纪主流文艺理论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的嬗变。他说如果现实主义是以平衡为美的标准,那么现代主义则有意打破这种平衡,以此产生出不一般的审美效果。在这种审美观的主导下,文艺开始深入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表现出市民化、世俗化的大众文化,并重新塑造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念。

    接下来苏教授通过PPT展示了现代主义审美观念引领下的各种大众文化现象,包括建筑、消费、衣着、饮食、饰品、发型等等,并通过文化现象的今昔对比来阐释大众文化的意义和影响,大至古希腊审美观与现代整容价值观、中国城市组织方式的变化,小至人们出国旅游目的地、征婚广告内容的变化。

 

    接着,苏桂宁教授着重介绍了葛兰西的市民文化问题、法兰克福学派、英美大众文化认同观点对市民文化持有的不同态度,阐述了大众文化美学的意义和大众文化造成的影响,对讲座开头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解答。他认为,随着物质社会的繁荣、文化的下移和私人空间的拓展,大众文化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思考空间,不仅直接对精英文化产生了消解的作用,并且与官方意识形态相互融合,对精英文化造成了挤压。苏教授强调了大众文化的重要性,他说,对于大众文化,我们与其批判它,不如研究它。 

    整个讲座过程,苏桂宁教授态度恳切,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不仅是谈学术,也是谈人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他寄望在座的90后未来的学者们能够利用所处的南方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研究南方的大众文化现象,建立南方自身的大众的文化理论。

 

  (文学院  李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