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学院动态 >> 正文

深大人文论坛216期讲座“历史与神话”成功举办

[2015-12-16]

    2015年12月14日14:00,文科楼H1-104教室,深大人文论坛第216期邀请到康奈尔大学罗宾•麦克尼尔教授主讲题为“历史与神话”的讲座。罗宾•麦克尼尔,华盛顿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博士,目前任教于康奈尔大学亚洲学系,教授和研究内容包括古代汉语、经典文本研究、先秦和秦朝早期的历史和思想等。讲座由文学院历史系肖荣老师主持,来自文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开始,麦克尼尔教授首先介绍了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和历史理论的概念。他说,历史是一种对过去的叙事化描述,历史理论则是一种信仰,一种话语模式,它相信人类的历史是有意义的、有公式的、有目的的,并决定如何对历史进行叙事化描述。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话语模式,即历史理论中被理解的,尽管“原生态”到出土青铜器上的关于历史事件的铭文,也是经古人加工的结果,并在今人对历史的话语模式中被重新认识。

             
    接下来,麦克尼尔教授着重介绍了司马迁的历史理论及其与神话的关系。麦克尼尔教授认为,司马迁的历史理论就是他在《报任安书》中提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就不得不面对作为天人关系和古今关系之源的上古神话,寻求对它的解读方法。麦克尼尔教授介绍道,当时的人们从宇宙论出发认为人的历史更迭作为宇宙变化的一部分,同样也是有道理、有系统的,因而在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建立了三统、四时、五行等理论来解读历史事件。司马迁沿袭了这一传统,特别是其中的五行学说,因而他的《史记》以“五帝本纪”作为开端,并且在史料筛选和阐述过程融入了相关的历史理论。
    麦克尼尔教授中文说的非常好,言语风趣幽默,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重视实践的学者。他说,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就是依据田野考察获取的史料从事历史研究的,因而他自己也很强调这一点,并饶有兴趣地与在座师生分享了他考察舜庙的经历。
    轻松愉悦的讲座氛围使最后的提问互动环节变得很活跃,在座师生纷纷提问发言,甚至还有同学提问麦克尼尔教授中文何以能讲得如此地道……
    讲座最后在欢快的氛围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学院  李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