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红英,广东韶关人,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曾获2013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5~2018于中山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专业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论文与访谈文章发表:
《七十年代的话语“围城”——读<沸腾的群山>和<中国行日记>》,《文艺争鸣》(c刊),2013.2
《读解李晓桦的<蓝色高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c刊),2013.3
《读解李晓桦的<蓝色高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13.8
《作为“预言”的新世俗传奇——读王安忆的小说<香港的情与爱>》,《文艺争鸣》(c刊),2014.2
《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再激活——论<白鹿原>的深层历史意蕴》,《中国文学批评》,2016.4
《一种写实的小说创作策略——重读王安忆“写作的四个注意点”》,《文艺争鸣》(c刊),2017.12
《一种写实的小说创作策略——重读王安忆“写作的四个注意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18.4
《同时代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黄子平先生访谈录》,《新文学评论》,黄子平、胡红英,2017年1期
主持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红楼梦>文化资源与中国当代文学》,2016年6月
办公电话:0755-26911741 个人邮箱:huhy@s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