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海峰,男,1957年10月生,宁夏贺兰人。1978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1982年攻读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1984年获硕士学位。1985年至今任教于深圳大学。1991年,为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明裕”访问学人;1997-1998年,为美国哈佛大学“燕京”访问学者;2011年,为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现任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国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通讯研究员。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和儒学研究。专著有《熊十力》、《梁漱溟评传》、《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熊十力哲学研究》、《诠释学与儒家思想》、《中国哲学的当代探索》等。编著有《当代新儒家》、《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百年中国哲学经典》(5卷)、《传薪集》、《文明对话》、《全球化时代的儒家伦理》、《拾薪集》、《生命的涵养》等。合作整理校点《熊十力全集》(9卷10册)等。执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4辑)、《文化与传播》(5辑)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其中,《梁漱溟评传》(“国学大师丛书”之一)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儒家思想现代诠释的哲学化路径及其意义》获广东省2004-200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获深圳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评奖优秀著作一等奖,《20世纪儒学的三次转折》获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从诠释学看儒家哲学的教化观念》获第17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颁发的2011年傅伟勋基金会最佳论文奖,《熊十力哲学研究》获深圳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评奖优秀著作一等奖、广东省2010-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多次赴港台地区和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法国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访问交流。目前在研的课题有: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儒学与诠释学”(项目主持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儒藏》编纂与研究”(子项目负责人)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儒藏》精华本”(子项目负责人)等。
办公电话:0755-26534405 电子邮箱:jinghf@s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