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谱系研究的思考——兼论《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刘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清末小说女性形象的社会性别意识与乌托邦想象——以《女子世界》小说创作为例
刘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06期
3、“以古文为时文”的创作形态及文学史意义
刘尊举 《文学评论 》 2012年06期
4、《荀子》的诗性风格
柯马丁 杨治宜 《邯郸学院学报》 2012年04期
5、17世纪英国诗歌的巴洛克视觉化特征
刘立辉 《外国文学评论》 2012年04期
6、视觉现代性的诞生——印象派画法的哲学分析
王才勇 《文艺研究》 2012年11期 7、中国古典音乐批评的“生态和美”观及其当代意义
何世剑 《中国文化研究》 2012年04期 8、艺术发生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及其它——由“立体雕塑与平面装饰孰先发 生”之争引发的思考
李向伟《艺术百家》 2012年06期 9、神经语言学与当代语言学的学术创新
杨亦鸣 《中国语文》 2012年06期 10、汉语有标并列词语考察——对汉语“意合”特征的重新审视
李丹弟 《外语教学》 201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