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下午,深圳大学人文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国际会议厅大厅举行。人文学院院长马自力,党委书记弋灵,副院长谢晓霞、高志忠、冯骏豪,学生工作负责人李世卓,院长助理周萌、董理、叶亢,教师代表江玉琴,各系主任代表,2025级班主任代表,新生导师代表,辅导员,教务秘书及2025级全体新生出席大会。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典礼上,马自力以《在迷宫中仰望星斗》为题与新生们做分享。他从大学让人明确自我价值目标、大学使人结识良师益友、大学提供培养文史哲融合的高素质人才平台三个方面回答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随后,他向同学们阐释了大学教育的目标,即在实践中创造价值,并寄语同学们,要树立“志存高远,弘道兼济”的志向,要结交“操场和图书馆”这两个朋友,坚持“主动探究、见贤思齐、敢于怀疑”三种精神,要具备“人文情怀、言而有文”这两种特质,以此达到修文以德、全面发展。最后,他祝愿新生们在探索和思考中,始终保有对真理的追求,对美好的向往。
弋灵主持开学典礼。她介绍,今年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名博士新生、87名硕士新生以及383名本科新生,齐聚人文学院,开启崭新篇章。她寄语同学们,要珍惜大学时光,加强学习实践,练就过硬本领,积极主动作为,为成就梦想,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积蓄力量。
教师代表江玉琴在致辞中就AI时代人文学科的知识学习和个人成长提出三点想法与新生共勉:一是AI时代仍需坚守人文教育本质,去追寻真理、善良和美;二是结合深圳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人文+科技”的独特路径;三是跨界探索,将个人热爱转化为创新动能,敢于尝试。最后,江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既做历史的守望者,更做未来的开拓者,传承人文经典,丰富时代精神。
2025级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严冰姿代表研究生新生上台发言。她说,研究生阶段是带着本科积累的知识与思考,以更成熟的姿态重返“梦开始的地方”。她与同学们共勉,在荔园,既要坚守人文精神,又要勇于学术创新,将个人成长、学术研究与社会关切相结合。
2025级汉语言文学卓越班本科生蔡斯桐作为本科新生代表发言。她分享了对大学未来四年学习生活的展望与憧憬。她认为,同学们应珍惜在深大的学习机会,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源与平台,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以人文智慧服务社会。
随后,马自力为2025级本科新生班主任代表和新生导师代表颁发聘书。
开学典礼结束后,马自力以《文脉传承与文明互鉴》为题为新生们带来院长“思政第一课”。
马自力表示,在当前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与实践路径。他强调,文学研究应立足中华文明主体性,打破中西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推动研究范式的根本转型。接着,马自力从三个维度展开阐述:一是要拓宽研究视野,关注农耕、草原、海洋三大文明形态对中华文学的多元塑造;二是要深化对制度、文体与文学表达之间体用关系的理解;三是要重新认识古代文学的多重功能,包括在场记录、历史记忆、情感抒发、审美创造与价值引导的统一。最后,马自力强调,要构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自主体系,必须系统梳理传统文论与经典文献,推动数字人文等新方法的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他鼓励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中淬炼思想、提升境界,以文化自信迎接时代挑战,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