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至14日,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成功举办了2025年中文暑期学校。炎炎季夏,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城市,来自全国高校的学子们齐聚一堂,展现了对中文学科文学、语言等方向的浓厚兴趣,以及渴求进一步深造的热情。本次暑期学校采用了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的模式,共录取线下营员50名,线上营员300名,并实时通过线上会议平台进行讲座,为更广大的学生群体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共同推动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
本次线下暑期学校吸引来了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广西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40所省内外高校共50位优秀学子参与(实际到会45人)。线上则汇聚了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汕头大学、湘潭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115所省内外高校共300位优秀学子参与此次盛会(报名300人,积极参与280人,全程签到234人)。

线下暑期学校合影
开营仪式
7月12日上午9:00,暑期学校在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国学院报告厅正式开幕,五湖四海的学子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的敬仰,共同开启这段令人期待的学术之旅。在中文系副主任韦婷助理教授的精心组织下,学员们有序入场。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马自力教授、副院长高志忠教授、副院长梁立勇副教授、党委副书记林娜、中文系副主任沈一帆副教授,以及曹清华教授、陈海静教授、丘学强特聘研究员、杨爱姣教授、詹勇副教授、宫钦第副教授、齐百灵副研究员等出席了开营仪式。韦婷助理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并热烈欢迎线上线下全体学员、院领导及专家教授,并简要介绍了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的学术平台特色与研究生培养理念。

韦婷助理教授主持开幕仪式
马自力院长代表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对所有学员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人文学院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学院的科研平台实力和以学术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勉励学员们珍惜此次机会,拓宽学术视野,深化专业认知,积极与导师探讨前沿问题,激发在文学、语言等领域深入探索的兴趣。

马自力院长致辞
前沿讲座
开幕仪式后,活动进入学术前沿讲座环节。连续两天,文学组、语言组共呈现8场高水平学术盛宴:
文学组:沈金浩教授《论诗歌的文化学研究》、曹清华教授《我们如何读鲁迅》、江玉琴教授《科幻乌托邦与中国科幻研究》、陈海静教授《审美必然性新探》。
语言组:宫钦第副教授《文字、音韵、训诂趣谈》、丘学强特聘研究员《濒危方言与语言景观》、詹勇副教授《中文读写障碍的评估与干预》、杨爱姣教授《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偏误分析研究》。
8场讲座反响热烈,线下以及线上会议平台学员们认真聆听,积极参与问答互动,与主讲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7月12日沈金浩、曹清华教授文学组前沿讲座

7月12日宫钦第副教授、丘学强特聘研究员语言组前沿讲座

7月13日江玉琴、陈海静教授文学组前沿讲座

7月13日詹勇副教授、杨爱姣教授语言组前沿讲座
7月13日下午,齐百灵副研究员带领学员们参观了深圳大学校史馆。在校史馆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学员们依次参观了校史馆的各个展区,通过丰富的图片、文献和实物展示、视频播放等,深入了解深圳大学的办学历史与发展历程。

深圳大学校史馆参观掠影
7月14日上午9:00-10:40,全体学员在国学院报告厅参与了师生交流座谈会。董理副教授首先对深圳大学的竞争优势、研究生奖助体系、学院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招生就业等情况进行了介绍。随后,董理与吴芳副教授一并回答了线下线上同学关于二级学科研究方向、推免政策、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师生交流与问答
座谈会期间,学员们提问踊跃,老师们解答耐心细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热烈而富有成效,共同营造了一个开放、包容、互动的沟通氛围。本次座谈会交流有效增进了学员们对人文学院中文系师资队伍、科研平台以及七个二级学科专业方向的理解,也为他们的学术规划与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发。
结业典礼
7月14日上午10:40,本届暑期学校的结业典礼在国学院报告厅顺利举行。杨爱姣教授首先做活动总结,回顾了学员们在过去三天的学术活动和收获,并对大家所取得的进步和成果表示了肯定。

杨爱姣教授对暑期学校作全面总结
随后,韦婷助理教授宣读了获得结业证书的学员名单。院长马自力教授、副院长谢晓霞教授、副院长梁立勇副教授分别为语言专业硕士组(18人)、文学组(18人)、语言学学术硕士组(9人)的线下学员逐一颁发结业证书。接着,韦婷助理教授宣读了优秀营员表彰决定:
语言学专硕组:周泳麒、王微、袁欣悦、张子阳、庄斐琪、高文芮、陈宇歆、成晓燕8位同学;
文学学硕组:崔舒茗、游镕瑄、齐家宁、胡小文、李远舒、刘玥、敬启喜、王馨悦8位同学;
语言学学硕组:朴慧妍、张敬培、黎昱琼、陈心悦4位同学。
马自力院长、谢晓霞副院长、梁立勇副院长分别为优秀营员颁发荣誉证书。

马院长为语言学专硕结业、优秀营员颁奖留影

谢晓霞副院长为文学学硕结业、优秀营员颁奖留影

梁立勇为语言学学硕结业、优秀营员颁奖留影
高志忠副院长致闭幕词。他首先祝贺获得结业证书和优秀营员称号的学员,并对线上、线下全程积极参与学习的同学表示认可。高副院长再次强调了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的科研平台优势,并宣布本次中文2025暑期学校取得圆满成功。

高志忠副院长致闭幕词
最后,韦婷助理教授正式宣布暑期学校的圆满结束。她指出,结业典礼不仅是对学员们在暑期学校所取得学习成果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未来学术道路的鼓舞和期待。她相信这段宝贵的学习和交流经历将为学员们的学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衷心祝愿每一位参与者前程似锦,也热切期待未来能在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重逢。

韦婷助理教授宣布暑期学校圆满结束
总结
本次暑期学校课程设置前沿、内容充实、注重实效,显著提升了学员的学术素养与研究能力,充分展示了深圳大学作为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积极探索。活动还特别注重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为参会学员提供了与导师面对面深入交流的机会,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同时为吸引优秀本科生来深圳大学深造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此特别感谢各位院领导大力支持,感谢为本次暑期学校提供精彩讲座和悉心指导的专家学者,以及为活动顺利进行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新文科的建设与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成长平台。我们期待与各位学员再聚荔园,共创新的学术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