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纪要 | “日常美学”:青年美学前沿论坛暨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年会在深圳举办

来源:
2024-10-31

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由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日常美学”青年美学前沿论坛在深圳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从2024年1月开始发布征文,共收到投稿328篇,“青美会”委员们从中遴选出32篇论文进入大会发言,发言人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优秀学者。


开幕式由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陈昊副教授担任主持,由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颖,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谢晓霞致辞。

(图1陈昊副教授在主持开幕仪式)

(图2和图3彭锋教授正在致辞)

(图4张颖教授正在致辞)

(图5谢晓霞教授正在致辞)

彭锋教授在致辞中从艺术学与美学的区别谈起,认为日常美学的视角为打破美学的理论困境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并鼓励青年学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推进美学研究不懈努力。张颖教授强调,“日常”是沟通分析美学与欧陆美学的重要桥梁,并提议将此次会议作为“青美会”第三届年会(前两届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承办),今后将年年办下去。谢晓霞教授展示了深圳大学在建设美学学科方面的重要成绩以及付出的努力,并激励在座的青年学者再创佳绩。

(图6会议合影)

在会议合影之后,正式报告开始。在为期两天、共六个单元的报告中,张春晓、陈昊、李丹舟、史建成、韩存远、李石等学者分别担任主持人,秦双杰、朱烜圻、韩存远、纪少文、王晓佩、卢文超、毕唯乐、史建成、张巧、陈海静、杨文默、范昀、唐红光、赵苓岑、董克非、曹元甲、王顺然、王世巍、屈行甫、罗枭、李永胜、刘超、李石、罗易扉、高丽燕、张春晓、李双、陈汉、陈国森、李丹舟等学者作为汇报人,全体与会者热情参与讨论,呈现了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

(图7学者李丹舟担任主持人)

(图8学者秦双杰正在作汇报)

(图9学者朱烜圻正在作汇报)

(图10学者韩存远正在作汇报)

(图11学者纪少文正在作汇报)

(图12学者王晓佩正在作汇报)

(图13学者卢文超正在作汇报)

(图14学者毕唯乐正在作汇报)

(图15学者史建成正在作汇报)

(图16学者张巧正在作汇报)

(图17学者陈海静正在作汇报)

(图18学者杨文默正在作汇报)

(图19学者范昀正在作汇报)

(图20学者唐红光正在作汇报)

(图21学者赵苓岑正在作汇报)

(图22学者董克非正在作汇报)

与会学者分别聚焦“社会生活对日常美学的建构”“美学史中的日常美学”“日常美学批判”“中国传统生活美学”“日常美学理论的跨学科研究”等多维视角进行探讨,并提出对各自最新研究成果的疑问。讨论气氛热烈,学者们不断深入“日常美学”议题,在切磋中取得共识。

(图23和图24会议讨论期间)

秦双杰考察了当代德国美学家马丁·泽尔和沃尔夫冈·韦尔施在面对美学涵摄日常生活议题时所采取的理论应对方案;毕唯乐围绕美学中的消极情感悖论从其结构、话语及反思逐步深入处理消极情感悖论的重点;卢文超从当代艺术家黄于纲的“凉灯二十年”展览深入探讨当代艺术创作的社会学转向;王顺然考察了先秦“乐”的五种审美形态的嬗变;高丽燕从次要性、时代性、叙事性三个角度研究总结了华裔美学家倪迢雁情感美学的创造性转向;罗易扉尝试通过人类学与美学的跨文化角度阐释何谓“再中国”,何谓中国“再传统”美学……众多学者分别针对“日常美学”议题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深入解读探析,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图25学者曹元甲正在作汇报)

(图26学者王顺然正在作汇报)

(图27学者王世巍正在作汇报)

(图28学者屈行甫正在作汇报)

(图29学者罗枭正在作汇报)

(图30学者李永胜正在作汇报)

(图31学者刘超正在作汇报)

(图32学者李石正在作汇报)

(图33学者罗易扉正在作汇报)

(图34学者高丽燕正在作汇报)

(图35学者张春晓正在作汇报)

(图36学者李双正在作汇报)

(图37学者陈汉正在作汇报)

(图38学者陈国森正在作汇报)

(图39学者李丹舟正在作汇报)

闭幕式上,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陈昊副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并向参会学者再次致谢。陈昊指出,随着人们对自然和环境的重新关注,以及对大众艺术的探索,英美传统美学中将美学等同于艺术哲学的局限性开始受到挑战,日常美学就是这一挑战的产物,它将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物品、事件和活动纳入美学思考之中。日常美学旨在充分考虑人们审美生活的多个层次方面,包括日常生活的各种要素:日用器物、家务、与他人的互动等。审美体验中的需求也可被视为人际关系中的理想:接受和欣赏多样性的开放心态、尊重和互惠、充分和真诚的参与等等。日常美学打开了美学的行动维度,对既有美学的主流话语带来新的启示,它以一种包容的态度鼓励针对具体文化、具体学科和未来的具体探索,同时寻求一种理论基础,以便进行主体间、文化间和学科间的交流。






地址:深圳大学汇文楼一层
邮编:518060
电话:(0755)26536124 
传真:(0755)26536124
手机端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