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赴陆丰市开展“双百行动”与历史文化调研

来源:
2025-03-27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化“百千万工程”“双百行动”校地合作共建,推动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创新,3月21至23日,人文学院院长助理、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历史系副主任叶亢,历史系助理教授阎昱昊,辅导员胡诗涵,见习辅导员刘浩然带领学生队伍共22人前往陆丰市甲子镇及甲西镇进行调研。

探古庙,寻碑刻,溯源历史文脉

3月21日上午,调研队先后前往陆丰市甲西镇渔池村、博社村开展实地调研。在金龟祖庙,调研队员与渔池村英歌队进行交流,就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双方进行深度讨论;在李氏宗祠念修堂,针对甲西李氏的历史、宗族发展以及三甲地区李氏的关系等问题与祠堂负责人开展讨论与交流。围绕博社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宗族历史与现状等主题,调研队走访承德堂、善述堂、承敬堂等,对博社村蔡氏宗族的历史、发展与传承进行深度研究。调研队还前往甲子镇北门古寺、西峰古寺、陇尾王爷庙等地,了解甲子镇的民间信仰与历史文化。

3月22日,调研队在甲子镇半径社、后溪社、旧关社进行田野调查,对福德祠、廻龙寺、南海夫人庙等地进行调研,并走访余氏、许氏、欧氏等宗祠,与相关村民进行交流,就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进行全面了解。在待渡山历史文化遗址负责人的陪同下,调研队登临待渡山,双方表示希望基于甲子、甲西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其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与价值,为当地文化振兴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访旧址,温战史,赓续红色精神

3月22日下午,调研队师生赴南昌起义领导人甲子转移集结地旧址和甲子待渡山文物保护中心,通过与管理单位座谈、对当地居民访谈,深入了解南昌起义战略转移史实,结合历史地图研判革命军战略撤退路线。座谈中,围绕红色遗址保护、陆丰传统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传播路径等展开研讨,双方一致认为甲子镇具有宝贵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其中蕴含的丰富精神力量,需要进一步保护弘扬。

3月23日上午,调研队再次前往博社村了解其红色文化,走访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与红色文化园,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增强对陆丰市红色文化的认识。

本次调研立足陆丰市甲子、甲西镇的文化发展现状,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多方校地合作,推动学术资源与地方需求精准对接,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陆丰行”调研也是人文学院党委“知行学堂”系列活动的生动实践,通过实地田野考察,切实提升师生的理论认识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人文学院党委将持续深化校地协同机制,发挥文史哲专业优势,以社会实践培育时代新人,以文化之力激活校地发展内生动力,为区域发展贡献高校智慧与人文力量。

(文/胡诗涵 图/刘浩然)


地址:深圳大学汇文楼一层
邮编:518060
电话:(0755)26536124 
传真:(0755)26536124
手机端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