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执笔育桃李 论道显真章 ——深圳大学2025年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来源:
2025-05-14 返回

为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的培养,给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在深圳大学学生部的大力支持下,人文学院联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育学部、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心理学院、艺术学部九个学院联合举办了深圳大学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本次比赛分为板书赛道与说课赛道,其中说课赛道包含初赛与决赛。两个赛道吸引了全校各学院同学的积极参与,初赛期间共收到来自7个学院的133份板书赛道作品,来自9个学院的107份说课赛道作品。经过专业评审小组的评选,板书赛道共有来自7个学院的40位选手获得奖项;说课赛道共有来自6个学院的12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2025510日下午,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说课赛道)决赛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汇星楼二号报告厅举行。大赛邀请了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湾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李莹、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后海小学书记兼校长陈海平、深圳市罗湖区莲塘小学书记兼校长程晓勇、深圳市龙华区新华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兼初中二部校长左灿、深圳市华新小学副校长邓曼莉担任评委。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弋灵、深圳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罗绍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娜出席本次决赛,超180名同学来到现场观赛。

比赛正式开始前,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弋灵作开幕式发言,向评委嘉宾及现场观众介绍大赛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历经多届沉淀,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已从人文学院的“教学练兵场”发展为全校学生的“素养提升站”。此外,弋灵书记还对同学们表达了祝福与期望,期待各位选手以说课为桥梁传递知识精髓,在教材解读与教法创新中探索教学艺术,用青春智慧诠释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担当。

深圳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罗绍武代表学生部作开幕式致辞。他强调,本次大赛是师范生提升教学能力的“模拟考场”与“特训平台”,不仅对师范生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更是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一环,希望选手们能把握此契机精进教学技艺,在实战中打磨教学本领,赛出水平、赛出风采。同时,罗主任表示,评委嘉宾们的到来为本次大赛注入了权威性与专业性,衷心感谢评委嘉宾们对深圳大学师范生培养的倾力支持与悉心指导,期待未来携手共进,共育更多优秀教育人才。

随后,主持人介绍了本次比赛的流程与规则。晋级本次决赛的12名参赛选手,按3人为1组的方式分成4组。选手根据抽签顺序和赛前抽取的说课篇目,依次上场展示。每组选手展示完毕后,评委老师根据选手表现给予专业建议与点评。

(选手比赛)

(评委点评)

在评委点评环节中,李莹校长提出了优秀说课的四个标准,并对选手们的说课给出了控制语言语速、增加信息输出渠道等中肯建议。陈海平校长对参赛选手的教学素质给予称赞,并从教学质量、说课技巧两方面给出了宝贵的建议。程晓勇校长对选手们的说课逻辑清晰、理论功底深厚和肢体语言运用给予了肯定,并从教学内容和学科素养两个方面进行了点拨。左灿校长在说课内容设置上提出三个“点”,强调了说课侧重点、亮点和效点的重要性。邓曼莉校长针对说课语言、说课重点和说课亮点三个方面,向选手们提出了建议。评委们的点评为选手们及在场观众带来了宝贵的启示和深刻的思考。

(观众提问)

在观众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评委们耐心地予以解答。一问一答的互动形式为师生搭建了对话平台,让有志投身于教育行业的同学们明晰今后努力的方向,为自己未来的求职之路积累宝贵经验。

(颁奖照片)

在赛事尾声,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娜作大赛总结发言。林娜副书记对评委的严谨评审和专业点评致以感谢,并赞扬了选手们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教育热情。她表示,本次大赛作为深圳大学“立德树人,追求卓越”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不仅是对教育初心的传承,更凸显了教育者所需的专业能力、人文情怀、创新思维与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此外,林娜副书记期望大赛助力学子成长,推动深大教育创新,走出一条特色教师培养之路,为培育更多优秀教育人才贡献力量。

在本次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中,参赛选手们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采,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盛宴。评委老师们不仅为选手们提供了专业的点评和指导,还分享了提升教师基本功的宝贵经验和方法,深化了同学们对于新时代教师使命的认识,为同学们的成长之路指明了方向,并为培养师德高尚、能力突出的“四有”好教师队伍注入鲜活动能。未来我院将持续开展各类生涯规划暨就业指导活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规划未来,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根据现场打分,本次大赛的比赛结果如下:

特等奖:张弛、黄蓉

一等奖:曾羽亭、邓雨媚

二等奖:陈丽雯、刘泽欣

三等奖:麦宇琪、陈佳仪、蒋宛臻、陈炜斌、冯惠琳、古琪

最佳人气奖:曾羽亭


地址:深圳大学汇文楼一层
邮编:518060
电话:(0755)26536124 
传真:(0755)26536124
手机端
微信公众号